躺平不難,只要少做那些有的沒的 —《再忙也要躺好躺滿》

by hedgehog
40 views

這是一本在想要偷懶,卻又覺得內疚的時候,會拿來安慰自己的書。樹懶有一種療效,讓人不只是安心躺平,而且躺的理直氣壯!

關於樹懶:樹懶是世界上動作最緩慢的哺乳類動物。他們在地面上的最快速度是每分鐘四公尺。緊急時(比如進食四、五天後非得上廁所的時候!)他們可以加快到每分鐘四點五公尺。

我覺得有路怒症的人,應該都來參考一下樹懶的配速。一直加速、超車、按喇叭,真的不會快到哪裡去。有一段時間,要頻繁開車跨縣市去上課。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中,有一段路不太好開,彎彎拐拐,一邊是山壁、一邊是大海。不熟悉路況的人,開起來有點挑戰。第一次開的時候,提心吊膽的想著,這段路為什麼一直開不完?對於無意中成為「路隊長」,塞住後面一長串的車,感到很不好意思。熟悉路況之後,我變成那個隨時伺機要超車的人。被堵住的時候很煩躁、超車的時候很緊張、超過的時候很爽快。但是往往超車之後沒多久,又會遇到另一輛烏龜車。於是一路不斷重複煩躁、緊張、爽快的心情起伏,把自己累個半死。有次不趕時間,就放下那個想爭快的慣性,最後發現,其實無論中間超不超車,花費的時間都差不多,也快不到哪裡去。那不如順順的開,既安心又安全。有句話說「慢慢來,比較快」。當心境放慢,情緒調順,那些難熬的時間,真的過得比較快!

關於樹懶:樹懶其實不「懶」,牠們很有效率。牠們會用從容不迫的速度移動以保存體力,慢慢地消化食物,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。牠們是很聰明的動物,卻在動物王國裡被稱為是最為懶惰的物種。牠們只是爛行銷下的受害者。例如,就沒人提動也不動的蛤蠣,牠們也沒要出來跑馬拉松啊。

關於樹懶:樹懶非常擅長靜止不動,牠們靠完全不動來躲過掠食者的攻擊。如果大聲吵鬧、動來動去,那正好吸引老鷹來吃掉自己。

蛤蠣表示無辜,樹懶表示被低估。聰明的人都知道用有效又省力的方法來做事。聰明的員工都知道事情不要做太快,因為太快做完又會有新的工作來(?!)。慢慢做,把事情做好,不需要大張旗鼓、轟轟烈烈的。看起來慢吞吞、病懨懨,一付蠢蠢的樣子,或許只是樹懶偽裝的保護色。

有時候生產不出什麼也沒關係—樹懶式慢哲學認為,這個觀念對心理健康是相當重要的。要實踐「放下」,其實只是要你少做不想做的事情就好。

在看到別人努力奮鬥的時候,可能會有一點心虛、一點焦慮。但每個人有自己的節奏,比起模仿、瞎忙、賣力去追求別人認可的成功,倒不如暫停一下、少做一點。當生活中的雜音減少了,或許你才能聽見自己心裏真正的聲音。如果可以待在舒適圈,過上喜歡的平淡生活,為什麼非要去追求自己並不想要的功成名就?要活得開心,比起去做很多讓自己開心的事,不如少做一點讓自己不開心的事。

旅行又忙又亂,總是無法照著計畫走,但這就是旅行迷人之處。我們旅行的原因就是希望能稍微脫離自己和日常生活。所以,享受在德國點一杯馥列白咖啡,或在葡萄牙點一杯啤酒,而不要立刻告訴其他人。充分感受美國的羚羊峽谷或非洲維多利亞瀑布之美,而不需要記錄下來。或是在土耳其安卡拉專心聆聽街頭藝人表演手風琴,看見他的貓在後面合音卻不拍影片下來(雖然不用想也知道你一定會拍的)。樹懶式哲學提倡的是享受旅行,而不是把拍照當目的。

因為手殘又沒有美感,旅行的時候,我很少用手機紀錄。總覺得拍下來的畫面,比起親眼看到的,實在差遠了。不如好好把這些畫面記在腦子裡,讓自己的身心沉浸在當下的美好愉悅中。哪天真的想回憶這幅美景,上網Google一下,就有大師級的美照可供欣賞。

在此感謝我那些非常會拍照的親朋好友,共同出遊時,總是為我留下美好的身影。不在意我的恩將仇報,即便同樣位子、同樣角度,同樣手機,只需要按下快門,我總是幫對方拍出「不知道哪裡怪怪的」照片。

用待辦事項開始一天的生活吧,如果你喜歡列清單之類的。加上哪些事項是你需要做的,為的是他們刻意讓你或小孩或寵物活下去。而這些生存要項可能是:吃早餐、餵貓、穿衣服、吃午餐、上學、喝水等等。專注在這些超級基本事項上,有助於釐清事情輕重,然後其他有的沒有的就滾一邊去。你不用買新的踝襪;你不用回任何人的email;你不用自己做嬰兒食品,外面有賣瓶裝的。樹懶式哲學就是要明白:有時候你只要專注在必要事項就夠了。

這本書中,作者分享了樹懶的哲學,如何應用在生活中各個面向(食物、睡眠、休閒、人際關係、工作、學習、美容保養!)。我喜歡作者Jennifer McCartney用吐槽口吻,調侃那些資本主義之神的信徒;也喜歡插畫家宇宙垃圾的圖,盡顯樹懶的萌樣;更不用說作者改寫的幾首詩,讓人有一種在看搞笑動物視頻的即視感(譯者陳采瑛的中文翻譯非常棒!)。這是在荒廢了大好周末時間的我,周日晚上躺在床上,即將面對下周的上班生活時,能陪著我平靜入眠的一本書。

世界是一棵樹

樹懶的世界就是一棵樹,
牠們全都只是在睡覺;
有各自(超級慢)的出場與入場,
每隻樹懶因為過於懶惰,所以在生命中沒扮演什麼角色,
演出也極少,除了吃跟上廁所。

首先是嬰兒時期,
緩慢地、滿足地被母親抱在懷裡;
然後是懶洋洋的幼童時期,用牠的三趾,
帶著一臉好奇,像蝸牛一樣爬行到睡覺的樹幹上。

接著是情侶樹懶(開玩笑的,樹懶可愛到沒辦法做愛)。
再來是士兵樹懶,用各種藉口來解釋自己為什麼逃兵
(行軍太多,睡眠太少),覬覦榮譽,吵架太慢又中斷,
不求光輝,只求陽光,即便UV指數很高。

接著是判官樹懶, 在牠圓圓的肚子裡,塞滿了葉子,
牠總是閉著眼,一身毛皮修得工整,充滿了如珠妙語,
總是在實行現代人的睡眠練習;這就是牠所扮演的。

往下一個階段前進吧 — —
但看起來跟之前的一樣,真的,
只是年長樹懶有了老態,鼻子上架著老花眼鏡,
孫子樹懶圍在身邊;
年輕時的輝煌成就(一項也無),牠的世界就只有這棵樹。

現在牠的慢已經慢成一家,而且還教育其他樹懶,
當我年輕時,我們都知道要怎麼懶惰……
演講途中,突然睡意來襲。最後一幕,
終止在這奇怪、平淡無事的歷史,
只有永恆的童心與充滿祝福的懶惰健忘,
沒有關心,沒有煩惱,沒有無意義的競爭,沒有了一切。

💡作者改寫,仿自莎士比亞戲劇《皆大歡喜》其中一段獨白〈世界是一座舞台〉


探索更多來自 無人問津俱樂部 的內容
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